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,“减油增化”即缩减成品油的产出比例,增加化工品的产出比例,减少我国成品油过剩压力,并改善化工品结构性供应不足的矛盾。
“石化企业通过增加化工品产量来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,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改变了对原油的直接利用,通过二次加工提高化工品的产量。”银河期货分析师隋斐表示。
“炼化企业的最终产品主要是成品油和化工品,两者排产比例大的原因来自利润的差异。基于当时化工品利润丰厚,影响路径一是催化重整装置后的重整汽油用途,其既可以去调和高辛烷值汽油,也可以继续进行芳烃抽提,去生产纯苯、甲苯、二甲苯,而甲苯与二甲苯进行歧化或烷基转移反应得到PX,即PTA的上游。二是柴油效益好时,柴油的加氢裂化开工下降影响重整装置的进料。油与化的权衡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甲苯、二甲苯、PX、纯苯、PTA、苯乙烯等化工品的供给与价格。”物产中大期货化工组组长谢雯解释说。
(资料图片)
化工品利润超出成品油价格时,炼化企业更倾向于“减油增化”,重整汽油进行芳烃抽提,从而提高芳烃类产品的排产。现在炼化企业在油与化之间的调节越来越灵活,抗风险能力更强。
据记者了解,随着国内大炼化迅速发展,目前炼油与化工一体化装置越来越多,石化装置可以在成品油与化工品之间进行调节。同时,国内的成品油过剩压力较大,成品油盈利模式单一,而下游化工品可以进一步深加工成更多的高附加值产品,企业可以根据利润情况进行产品的转换。譬如,PTA的上游原料PX可以调油,也可以进一步加工成下游聚酯原料。同时,苯乙烯上游原料纯苯虽然不能直接调成品油,但可通过调油逻辑影响苯乙烯及下游产品的成本。
“‘减油增化’之后,芳烃市场与成品油市场的价格联动性加大了,成品油需求上升带动芳烃向油品端传导,而成品油需求减弱会导致炼厂加大对芳烃产品的输出。”恒力化工学院主任魏一凡告诉期货日报记者,目前各炼厂也在扩大下游产能的投放,比如,芳烃下游聚酯、纯苯下游苯乙烯,甚至更下游的ABS、PS等产能的投放。
2022年,俄乌冲突引发原油价格大幅上涨,推高炼化及裂解成本导致其装置减产降负,芳烃产品供应紧俏。同时,伴随着美国汽油库存下降,调油所需的高辛烷值组分缺失,芳烃类产品价格进一步上行。2022年二季度,国内芳烃也迎来“出口热”,尤其是苯乙烯首次迎来爆发性出口。
对此,一德期货分析师任宁也表示,俄乌冲突使得俄罗斯原油与成品油出口受到影响,其中作为美国FCC汽油原料的VGO出现减量,而出行旺季时期成品油库存偏低,高辛烷值汽油的需求骤增。因此,重整切换至汽油路线,芳烃用途从化工品转到调油路径,芳烃系化工品的供给减量催涨海外价格,进而直接或间接传递到国内市场。
据魏一凡介绍,在2022年的芳烃市场中,纯苯与苯乙烯出口量增加,纯苯累计出口量为6613.18吨,主要集中在6月,达到5972吨,占全年总量的90.3%;苯乙烯累计出口量为56.27万吨,其中4月、5月都达到10万吨。
目前已进入二季度,去年的“出口热”是否会在今年重现,备受市场关注。不过,据记者了解,到目前为止,芳烃市场并未看到出口热潮的产生。
对此,隋斐表示,我国出口贸易容易受到海外检修带来的阶段性供应缺口的影响,同时也受制于海外经济的表现情况。“2023年一季度,芳烃市场需求总体呈现内强外弱的局面,在预期向好的投机需求增加下,国内整体需求表现良好,而国外经济衰退使得我国出口环境不佳。”她认为,下半年需关注国内房地产市场对家纺、家电领域消费的带动,全年来看内强外弱的需求格局仍将延续。
在任宁看来,今年芳烃市场暂未出现出口热潮,但市场预期较足,一方面,因为美国对此类风险已经有部分提前备货;另一方面,因为目前尚未进入出行旺季,市场需重点关注5月前后的市场变化。
“2023年芳烃出口量可能会弱于2022年。”魏一凡认为,一方面,2023年国外成品油价格从高点下跌,随着二季度汽油需求旺季来临,调油虽仍存预期,但国内芳烃价格在全球范围内处于偏高位置,不具有价格优势,短期内出口困难。另一方面,市场对国外经济衰退的隐忧并未消散,外需走弱,商品出口有可能下滑。在他看来,内需恢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。目前,虽然市场对内需恢复有比较乐观的预期,但是这一过程仍需要时间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南方母婴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21 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