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llo 大家早上好!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目前预算 15 万元以上考虑燃油车的消费者,大多还是会首选合资品牌,而在新能源车领域,除了特斯拉之外,高预算消费者则已经普遍倾向于比亚迪、蔚来、理想等中国品牌,即便是类似丰田、大众等强势合资品牌,新能源产品也普遍缺乏吸引力。
背后的原因很简单,除了性价比的因素外,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核心技术领域,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,即便此前合资阵营的忠实拥趸,在转投新能源阵营时,也不再执着于合资品牌的身份。
那么如果一款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,却采用了中国车企先进的核心技术,且定价也颇具诚意的话,你会怎么选呢?今天我们要聊的一汽丰田的 bZ3,就是这样一款车。丰田最具诚意的电动车?
提起丰田品牌的纯电动车,不少小伙伴都能想到去年上市的 bZ4X,这是丰田基于 e-TNGA 架构的首款车型,可以视为丰田面向纯电动领域的第一次真正发力。不过和其它一众合资品牌的纯电动车一样,bZ4X 销量惨淡,投向市场后几乎没溅起什么水花。
这个背景下,bZ3 似乎也并不值得更多的期待,但是稍加了解会发现,除了同为丰田品牌、和外观上一些相似的家族元素外,bZ3 和 bZ4X 的本质,大不相同。最根本的一点是,bZ3 是丰田同比亚迪深入合作的一款产品,作为一台纯电动车,它的电池、电机等最核心技术都源自比亚迪,丰田真正负责的,则是车型的定义和设计。
除此之外,bZ3 还是一款专供中国市场的 " 特供车 ",这个身份的背后并不是产品力的妥协,而是真正挖掘中国消费者的深层需求,并基于纯电平台的特点,开发出了颇具新意的设计理念。
当然,bZ3 到底是不是一台好车,还很难下结论,但可以肯定的是,丰田在这款车上确实投入了不少的心思,并且在各个层面上,都显示出了要讨好中国消费者的诚意。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,我们接下来详细聊聊。诚意 1:售价够低
在看到16.98-19.98 万的售价时,我一度以为 bZ3 是一台紧凑级轿车,而实际上它却达到了中级车规格,也就是和丰田自家的凯美瑞、以及新能源领域的比亚迪海豹、长安深蓝 SL03 同一个级别。这样来看的话,bZ3 的定价真的是不算贵了。
2880mm 的轴距,妥妥达到了中级车标准,比凯美瑞还多了 55mm,但是 bZ3 的车身长度只有 4725mm,实际上比一些紧凑车还要短,再加上不算突出的 1835mm 的车宽,bZ3 定义中级车其实有点勉强,但最少是达到了 A+ 级的规格。对比一下,bZ3 明显是比海豹、SL03 要小半圈的,在定位紧凑级的埃安 S 面前也没有优势,不过和定位紧凑两厢车的大众 ID.3 相比,bZ3 确实是大了一个级别,而这两款合资电动车的售价,却非常接近。ID.3 指导价 16.29-19.19 万,整体比 bZ3 仅低了 7 千元,且全系都只有 CLTC 工况 450 公里的续航,bZ3 从 18.98 万开始就具备了 616 公里续航。对比下来,bZ3 明显要比大众家的 ID 系列便宜很多。即便是和自主阵营相比,bZ3 起步价比深蓝 SL03 EV 低了 2 万元,比海豹的单电机版本低了 4 万多元,不管把它看作 B 级还是 A+ 级轿车,作为一台丰田品牌的纯电动车,bZ3 在价格层面,确实给到了诚意,那么价格之外的产品力呢?
诚意 2:配置比自家燃油车明显提升合资阵营中,丰田车型的功能配置经常会被吐槽过于 " 寒酸 ",和自主车型就更没有可比性。不过在 bZ3 上,我们看到了一些改变。
前后雷达、倒车影像这种基本功能,丰田燃油车型入门版普遍都是缺失的,凯美瑞要到 19.98 万的版本才配齐,bZ3 则实现了全系标配。包括全速自适应巡航在内的 L2 级驾驶辅助,也配备在了入门版上。
无线充电版除此之外,手机无线充电、多色氛围灯、后排座椅加热、方向盘加热这些凯美瑞、亚洲狮等车型全系缺失配置,都出现在了 bZ3 上。即便是和深蓝 SL03 EV 相比,bZ3 在配置上也并不吃亏,基本已经追平了同价位自主车型。
诚意 3:座舱充满新颖设计
外观造型就不多聊了,大家见仁见智,除了隐藏式门把手采用了新颖的内收设计外,外观的个性化元素就看大家自己的审美需求了。但是来到车内,bZ3 不但打破了人们对丰田的印象,也在很多细节上带来了行业级别的创新,而这份创新背后的核心动力,就是为了满足中国消费者。
首先是最容易引起注意的异形方向盘,上下两端都被 " 削平 ",目的其实是为了兼容那块远离驾驶员的液晶仪表。之前 bZ4X 也采用了类似布局的仪表,原本配合轭式方向盘使用,但国内版本由于采用了传统的圆形方向盘,所以对观看仪表的实现产生了影响。而在 bZ3 这台特供车上,异形方向盘就弥补了视线阻碍问题,同时丰田还专门把方向盘和仪表屏设置在一个机械结构上形成联动,调节方向盘高度时,仪表屏也随之调整,这就进一步完善了远置仪表屏的体验。
bZ3 整体座舱采用了极简路线,除了几乎看不到实体按键的中控台外,方向盘后面的拨杆、车门上的车窗和门拉手,也都得到了大幅精简。这些改动带来的反馈褒贬不一,但是确实反映出了厂商的创新动力。诚意 4:对后排舒适度的高度重视
重视中国市场很关键的一个指标,就是看它的后排表现,作为一台中型车,丰田 bZ3后排空间只是中规中矩,但是厂商对后排整体的乘坐体验,确实花了不少心思。
座椅填充非常软,坐上去的第一感觉很容易讨好人,且两侧座椅边沿和车门做了很好的衔接,避免靠在车门时胳膊会被硌着。得益于纯电平台的特点,后排实现了纯平,中间乘客可以更好地放置双腿。最具创新特点的是,bZ3 中央扶手台的后方采用了半悬空设计,为后排中间乘客的双脚留足了空间,不过代价就是牺牲掉了传统扶手箱的储物空间。以上就是能体现出丰田 bZ3 诚意的地方,作为一台中国特供车型,我们确实看到了丰田的重视程度。但是诚意足够,并不代表产品足够优秀,尤其是放在高度内卷的中国新能源市场中,bZ3 算不算一台好的电动轿车,还很难讲。比如极简的内饰设计,虽然有很多创新点,但质感和氛围感在同级别自主竞品中,并不出彩。其中过于呆板的纵置大屏、和操作起来不易上手的方向盘功能键,都受到了不少吐槽。即便是花了不少心思的后排,也存在坐垫偏短、靠背偏陡的问题。
抛开丰田品牌的话,bZ3 的产品力放在国内市场可能很容易被淹没,而在新能源领域,丰田到底有多少品牌加持,目前也很难说。而这个问题,其实是所有合资车企、尤其是日系厂商都需要面对的。新能源赛道
日系车还跟得上吗?
燃油车领域,日系阵营在中国市场还非常强势,势头超越了大众、通用等欧美系车企。但是在新能源、尤其是纯电动市场,日系阵营还非常落后,不论车型数量还是市场上的销量,都和燃油类车型形成了强烈反差。
最近一年里,日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明显开始发力,本田在去年年中推出了纯电 SUV e:NS1/e:NP1。日产在去年 9 月推出了基于全新纯电平台打造的高端车型 Ariya 艾睿雅,之后丰田在 10 月份就推出了基于 e-TNGA 架构的 bZ4X,不过这些车型的销量都只维持在三位数,对比同级别的自主品牌车型,可以说非常惨淡。
bZ3 是丰田在新能源市场的最新尝试,虽然我们在它身上看到了一些亮点,但日系阵营在新能源领域的整体疲软,远非一款车型可以改变,而在这背后,有着多个层次的原因。首先是日系阵营经常被提到的保守问题,此前欧美车企快速推广涡轮增压技术的时候,日系品牌却长时间都保持自然吸气路线。在对手普及涡轮车型多年后,才逐渐推出自己的涡轮增压版本。直到今天,丰田的主力车型依然有很多自吸版本。
这种保守的风格,在涡轮增压时代并没有让日系品牌吃亏,但是在新能源领域,特斯拉及一系列中国品牌的增长和进步非常快。而丰田、本田为代表的日系品牌,对新能源技术的投入和积累,都要落后很多。日产虽然在雷诺集团影响下,很早就推出了 LEAF 为代表的纯电车型,但之后的技术积累和产品竞争力,都被特斯拉和中国品牌反超。
而更深层次的原因,还要从日本整体汽车产业的现状来寻找。新能源领域,日本自上而下押宝的是氢能源汽车,丰田、本田数年前就已经量产了各自的氢燃料电池车型。但是在成本和装车实际效果等层面,还不具备大规模量产、上市的条件。氢能源汽车是否会成为新能源市场的一个主要方向之一,目前也尚无定论。不过可预见的未来里,在以传统电池为基础的新能源市场,日本从车企到供应商等一系列环节,都将处于落后的状态。丰田氢能源车 Mirai市场层面,对于丰田、本田、日产和斯巴鲁等品牌,中国只是核心市场之一,在日本本土和美国市场,它们的燃油类车型,依然都很受欢迎。
这种销量结构,决定了日系阵营也缺乏为了政策而推进新能源车的动力,如今一汽丰田和比亚迪合作,推出 bZ3,也是因为中国市场的份额受到新能源车型的威胁采取的被动应对,而单靠中国市场刺激的话,日系阵营愿意花多少精力和资金来维持中国市场的份额,目前还不好说。
说完了以上一系列背景因素,日系新能源车型的竞争力,其实就是最次要的了。本田的 e:NS1/e:NP1 其实就是新一代缤智 /XR-V 的油改电版本,丰田 bZ4X 虽然有了纯电架构基础,但整个产品依然延续了丰田燃油车的核心理念。
新能源赛道,明显落后的日系阵营,并不仅仅是尚未发力的问题,而是在这个全新领域,整个日系阵营的推进动力、创新能力,以及类似电池、电控、电机各核心环节的技术实力,都面临着全方位的落后。而在新能源领域,日系车企多年来积累的品牌优势,也可能转而变成落伍燃油车企的形象包袱。所以,在新能源领域,日系阵营还能跟得上吗?丰田的 bZ3 算是我们看到的一次有诚意的努力,但是在未来的中国市场上,日系阵营的地位,无疑将和当下大不相同。
-End-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南方母婴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21 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